------------
第一百五十五章 濮山诗会(上)
第一百五十五章 濮山诗会(上)
今夜注定难眠!
贾府的小小院落,小小房间,如女子闺房般雅静的二爷卧房,其她丫鬟都已经出去了,袭人关了门,便往窗前走去。
窗外月色朦胧,雾气缭绕,如梦如幻!
回想白天二爷忽然出现的那一瞬间,那一幕似乎永远定格在了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哎!”袭人幽幽叹了一口气,慢慢合上了窗,缓缓转过头来,满眼迷离,透出那一瞥无限深情,只那般含情脉脉,含情脉脉的看着,看着眼前这个俊朗,又年幼的二爷,这个甚至比自己还小一两岁的少年,平时更是如弟弟般照顾的调皮捣蛋,如今不仅是自己的爱郎,更成了自己的依靠,自己的依赖,自己的眷恋。
“怎么了?不认识了?”贾宝玉的微笑,如和煦的日光,让袭人全身都暖洋洋的。袭人不由自主便慢慢向他走近,走近,走到他的胸前,缓缓低下了头去,脸色绽放着幸福的笑容,轻轻的靠在了贾宝玉厚实温暖的胸间。
乾清宫中的御书房里,康正帝高坐龙銮,正满脸肃容的批阅奏章。站在门外的侍卫中,荣国府的贾宝玉赫然便在其中。如今贾宝玉可是深得圣上恩宠,时常可得侍卫左右。
天气越来越凉了,侍卫服也越加越厚,如果不是贾宝玉这段时间的锻炼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就凭他以前那个身子骨,恐怕可吃不消。
“宣镇国将军田地觐见!”
贾宝玉正哈着气,每哈一口,嘴边便会有一圈白烟。镇国将军田地?贾宝玉听说过他,乃是皇帝亲信,时常领兵戍边。这才换回来没多久,怎么又要召见他?
贾宝玉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好像一根木头一般,然而他的眼睛,他的耳朵都一直在注意着康正帝的一举一动。
辽东的康熙反了,集结了数万清军,不停的骚扰着大华朝边境的安宁,康正帝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心腹大将田地出去镇场面。
过了几日,圣上领文武百官亲送田地出城,亲自与他把盏,一脸郑重道:“大华东北一壁,尽皆托付与将军了,望将军竭心尽力,早日肃清边境,凯旋而归!”
田地跪谢,起身接酒,一饮而尽,向圣上豪言壮语保证了一番,便领军而去。
望着大军身后的滚滚尘烟,在皇帝身边侍卫的贾宝玉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虽说要大战了,但濮山诗会圣上却没有禁止,时过中秋,千呼万唤的濮山诗会终于要举行了。各大家族也早已选出了代表自己家族的后辈,要自己作诗的早已作好,要买诗的早已买好,都在紧锣密鼓的为濮山诗会做作准备。这些世家贵族们还都年轻,难免都有爱出风头的毛病,甚至幻想着濮山诗会上大放异彩,一举成名的也大有人在。更有异想天开者,期盼着能得皇帝青睐,或者是被哪个豪门的千金看中,在一举成名之时,还能抱着美人归。所以这次诗会,几乎所有的大华朝世家贵族中被选中的青年才俊们都是十分重视的。
本来贾衙内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在贾家选拔代表的家宴上,根本就没人敢和他争,贾宝玉自然而然就成了众望所归,理所当然的贾家后辈的代表了。可巧不巧,偏偏在那天贾宝玉轮到圣上身边侍卫,他得时时刻刻再皇帝身边呆着,就不能再参加诗会上的众家族斗诗了。贾府的代表就派了宁国府正派玄孙贾蔷。
贾宝玉心里是有些窃喜的,虽说有林妹妹的诗压阵,或许还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但那毕竟是林妹妹的诗,林妹妹和自己虽然不分彼此,可毕竟是盗用,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在众人面前贾宝玉却是还要装着很惋惜的样子:“哎,本待在诗会上一展诗才,为贾府争光,只可惜公务在身,却是只能错过了。”
他这话一说出来,众人表面上虽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没一个不在鄙夷他的:“装什么装,谁不知道你现在恐怕连诗都不会作了啊?说的好像只要你一出马,立马就能夺得诗会头筹似的。恐怕到时候你不给贾家出丑,那就算是很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