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自然引起满朝文武的猜疑,但在康正帝的弹压下,却没人敢再提起。范源深知康正帝的心思,心里轻蔑的笑着,不但不以为意,还在为自己举手投足间办的一件小事便能引起满朝轰动而自得不已,这倒也的确说明了范源的影响力之巨,一举一动不是关乎千万百姓的性命,就是关乎整个朝堂的安宁。范源在大华朝的地位,在朝堂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都是举足轻重的。
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在得意的时候,却是最容易大意的,谁又能预知得失呢?
秋季天高气爽,落叶飘零,最是吟诗作赋好时节。康正帝亦好风雅,京城的王公贵族们为迎合圣上,每年秋日,落英缤纷,意境极佳之时,三五世交家族便会聚在一起,谈诗论赋。可后来这种本是在世交之家间的诗会,渐渐规模发展壮大,到得最后,却成了整个大华朝京都贵族们一同参加的盛会,甚至发展到最后,康正帝有时都会去瞧瞧。
如此盛会,又有圣上到场,自然就引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各个家族为在圣上面前露脸,有时甚至是连故交都不惜得罪,也要争出个胜负的。但无论胜负,各家族的长辈们出马争得面红耳赤自然有失体统,所以发展到最后,各家族都是派出后辈中出类拔萃者出面的。
------------
第一百五十章 虚虚实实之谋
第一百五十章 虚虚实实之谋
秋高气爽,落叶飘零,落英缤纷,京城的王公贵族们都在积极准备秋季诗会,家族中内部早已开始选拔出类拔萃者,每家都信誓旦旦,准备拿下头筹,在圣上面前露一回脸。
此次诗会,康正帝在朝会上早已表示届时会莅临,与众爱卿同乐。在乾清宫,正与礼部大臣商议此事,礼部大臣奏道:“诗会盛况,圣上与众文武同乐,可谓......”一堆的奉承话下来,皇帝听得不耐烦了,便挥了挥手让他出去妥善安排。
俄而招锦衣卫指挥使赵全觐见,山呼万岁,赵全起身奏道:“此事皆已查明,黄门官以前去库房领东西的时候总想偷着夹带一些东西,被库房太监查出过几次,因此结怨,臣料此事必是黄门官携冤报复陷害之举。”
康正帝点了点头,赵全又继续奏道:“黄门官嘴中含毒一事却难以查明,请圣上降罪。”
康正帝摆了摆手,心想此人定是某个狼子野心者安插在朕身边,连朕都猜测不出会是何人,又岂是你能轻易查出的?于是也不责怪,只问道:“黄门官何时进的宫,其家眷又在何处,你可查明?”
朱元璋派出大量的锦衣卫监视满朝文武,其实也是出于不得已,他出身卑微,又是建国之初,局势不稳,自然害怕朝中大臣对他不服,是以以防大臣们会有结党不轨的行为,才加以监视。但那样只会弄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反而更不利于朝局稳定,其弊竟远远大于利,朱元璋后来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很快就把锦衣卫的权柄削除,使之如同虚设,只不过后来又被朱棣启用了。
大华朝立国已二世,康正帝不是朱元璋,也不是朱棣,且他皇位已稳,自是不会去无缘无故派人监视朝中大臣们的一举一动,是以对下面大臣们的私下行为,也不会了解得很清楚。虽然康正帝不准宫中之人与外臣结交,但也看视得不严,是以外臣与宫人结交倒成了司空见惯之事了。就是贾府也和宫中戴公公,夏公公往来甚密。
至于黄门官与范源有结交之事,别说康正帝不知,就是康正帝查出来了,也不会疑心,赵全即使听到风吹草动,却也不敢向圣上明禀,只是照圣上吩咐去查探此案,当下见圣上问黄门官家眷,便回道:“黄门官自小进宫,宫中记载的是无亲眷,至于其他却无从查起。”
黄门官既然是有人安排在自己身边的,自然不会留下线索让人查到他的来龙去脉,赵全查不出来也早在康正帝意料之中,也不以为意,不置可否的挥了挥手让他退了下去。
安插眼线在自己身边,此举不可谓不妙,但可惜安插之人不当,竟为私怨而败露,康正帝不禁摇了摇头,此后对身边之人提防更甚。
对于蜂蜜事件,康正帝的旨意是免除所有经手此事之人的职位,宫中经手之人都被赶出了宫去,薛家也因此丢了皇商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