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赈灾,实则太子之位已定。
南下,这对于奚云启与景凤兮二人便意味着分离。皇子外放,秉承赈灾的名目,实际则归期不定。
景门虽是女眷众多、男丁稀少,可凤兮除了偶尔听归家的父亲讲述故事,并无其它友朋互畅心事。奚云启就仿若一道光芒,温柔和煦,如潺潺流水般抚过她每一次的不耐、郁闷、灰暗、沉寂。 可“南下”的话一说出,有些懵懂的凤兮也感到惴惴不安。
然,年少动情总是清澈如水,皎白如雪,掺不得一丝杂质,且如凤兮般年岁的女子更为单纯,哪懂得人心之丑、品性之陋,致使看人看事总归欠缺一味,盲目间错下判断,轻则误光阴,重则毁终生 。
奚云启懒散的靠于树前,淡淡道:“灾情紧急,战事未定,一切都出于社稷考量。凤兮,你在景门,所见均是将相子弟、文官儒生,却不知民间流寇四起,庶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而朝中,积习已重,弊端处处。我身为二皇子,理应为国分忧,为皇排难,南行即使我不去,也会有旁人的。”
他对凤兮懂识大体的性子知之甚详,此言一出,足以令她碍于身份教养而再难辩驳。
果然,只见凤兮面色犹豫不决,却听沉闷低问:“旁人,七皇子南下莫不是为了定灾么?再者说,镇国公英勇盖世,敌寇定能早降。”
气氛顿时沉了,奚云启默默不语,故作一脸郁色:“近日你多次提及镇国公。”这般语气突而转促,明灭难测,那双眸子也突生冷意,不若往常的温雅。
凤兮微怔,使劲的眨了眨眼,他眼中难懂的复杂一闪而过,又恢复脉脉情意。她对这样的奚云启顿失熟悉,只觉陌生诡异,只回道:“父亲常说起此人,我便记下了。”话才说罢,遂稳了稳心神。
如此一吓颇见成效,奚云启心下足了,神情变换间敛眸温笑,微起身将凤兮揽入怀中,嘴唇紧随覆上,低哑着声含糊侬语:“我会回来接你的,等我,凤兮、凤兮……等我。”
温润情意由他口中所述,那是郑重的承诺,暖暖划过心头,本应令情人放宽心怀,再无旁骛,可凤兮心中却忐忑难安,不忍将“我总预感,此行你我缘分将会尽毁”一语道出。
却哪知,世间变故往往却怕“惦记”二字,冥冥中却更有缘分交错,弄人愚己的由头,致使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也仅此于字面尔尔,欲说后事只怕肝肠寸断、悔不当初。
三日后,二皇子奚云启奉皇令带援资南下赈灾。
在京中最宽敞街道旁的风云楼中,凤兮特意包下了视野最佳的位子,泪眼相送。南行的车驾渐渐隐没在街角,被水雾蒙住了双目的她早已沉浸于酸涩的情感中,奚云启留于颈间的温暖气息似还未消散,迷离的眷恋盘桓不去。
可随着心下沉淀渐凉,那丝余味竟愈行转淡,似梦似幻,似未醒的一段妄想,凤兮不禁暗揣莫非真应了那句“人走茶凉”,然心下一转,只以为是一时不适,这般情意深厚如海,岂能转眼即过?她自认绝非寡情薄幸之人,更笃定奚云启亦非,然如是自我安抚,早有了强迫之意。
才不过片刻缅怀,门外“咣当”一声,喧嚣吵闹砰地的炸开锅,惊扰了一室哀愁。
方才那般隐现端倪之想忽而消散,凤兮蹙了蹙眉,打开侧窗由缝隙往外望去,就见两富家公子正在争吵。
面对她的那人狭目红唇,面红耳赤,因与人纠缠,细白脖颈激动的泛起青筋。
另一稍显粗壮的男人一手抄起他衣领,“嘶啦”扯开,一片光滑细腻的胸膛便展露人前。
那白净公子不堪受辱,怒极破口大骂:“此等下作之事,本公子不屑为伍!”声音尖细更比女子,即便那神情似羞似愤更透着道不明的风情。
却听粗壮男子轻挑油滑的“嘿嘿”笑道:“待你尝过滋味,怕是会舍不得天天来求本少爷啦!哈哈哈哈!”
朝廷赋税繁冗、旱灾战火不断、流寇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可京中士族大家却镇日仗着祖上风光,饮酒作乐、挥霍无度;诚如由她这边看去,一细皮嫩肉,一身材粗壮,同为男子却在京城最大酒楼中当众出丑般。
凤兮早先也听丫鬟提起宗族豪绅间盛行男风一事,还嗤笑的说危言耸听,颇为清高,如今眼见为实,惊诧之余心中厌恶突生,只感不堪入目,却道天下无奇不有,如此腐化者渗透于士族大家,岂非国之害,朝之蛀。
她蹙紧了眉宇,正要关窗退房,恰巧又传来一道厉声呵斥:“住手!镇国公在此,谁敢胡闹!来人,将他二人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