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人传,近来陆囿国屡犯边境,实则是有人暗中做内应。
要知道,陆囿国乃边境小国,所谓军事势力根本不值得一提,如今却为何蠢蠢欲动,想必是宫中有奸细与之互通军情。而宇文綦最为宠爱的妃子便是身为陆囿国子民的宥淑妃,宥淑妃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最有可能谋得消息之人。
而宥淑妃历来体弱多病,想来也是想对自己的身份加以掩饰而已,试问谁又会想到这样的妃子会是奸细呢?所以有了这层掩护,宥淑妃探听情报来更是方便很多。
而宇文綦至今都未有处置宥淑妃,想来是暂无真凭实据罢。
此时,闻人宰相一派的主战派力挺捍卫皇权,刚回府的闻人烽昀近两天在陆囿国四处游历、打探消息。如今闻人家对宇文王朝迎战陆囿国一事更是如虎添翼。就算是有奸细已然深入宫闱,宇文王朝却已掌握了足够的军事情报,势要将陆囿国此等宵小之国一举拿下。
所以,宇文綦当夜先是面对可能是奸细的宥淑妃心生烦躁,后来又想起身为闻人家末女的墨充媛。试问两相比较之下,一位是敌国异族女子,一位是忠臣良将之后,究竟如何取舍、何去何从,相信连三岁孩童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有毒的兰花出自陆囿国,之前已经说过了,宥淑妃的身份暂时揭开一部分,请大家随便联想吧嘎嘎……33邪恶的飘走……
话说,按照宇文王朝的律例,凡是霸王者只有充军发配陆囿国……所以请各位大小霸王考虑后果,嘿嘿嘿!!!
三四、圣旨改局
不管是何种传闻,单只说从下毒的传闻来看,猜测宥淑妃乃奸细的确实稍嫌大胆了些,甚至后者更有犯上作乱、杀头之危险。但是在这两种传闻之下,众人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怕是表面赞同前者居多,实则内心却都暗自揣测后者罢?
人啊,都是不由自主的就会把事情往最坏的一面想去,这种思路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墨今亦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人的劣根性,才会搞出今日的“明论暗讽”的把戏。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于是乎,小传闻瞬间演变的沸沸扬扬,就差直接传进宇文綦的耳朵里了。
有时候,流言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影响亦是可能演变的广泛,难以估计。不论你是不是做过一些事,只要你背负了臭名,那么身败名裂就是迟早的事了。
但是,所谓“命运难抗”的道理也只是孤立的看法。有些人对此亦有其他见解。
说到底,想事的是人,做事的亦是人,命运就算是不可测亦是各种人为因素加乘之后的趋势罢了,没有人为何来结果,何来宿命之说?所以说掌握命运的追根究底还是人。
因为人太复杂,人心亦是最深沉的难以猜测,有些人相处一辈子也未必见得就敢说了解对方,更何况是面对处处戴有面具的后宫众人?
诚然,这个道理可以正面理解,亦可以换个角度分析。
好比说,有些人会拼命地想驾驭命运,改写自己的人生,到头来却是因小失大。而有些人却懂得顺势浮沉,顺着命运的轨迹迈开脚步,一步一步都称得上是出人意表,而在不知不觉间却反而将自己困难的处境改写,甚至是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成效……而这种人在墨今身边,亦是大有人在。
这宥淑妃就算第二种人:善于被动的采取进攻,善于走一步看三步的预测最坏的下场,再根据对手的作风、性格、行事酌情分析,再行见招拆招。
在雎鸠宥的观念中,先发却未必制人,后发反而更有把握。
而墨今,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亦是有些悔悟之前低估了此人。对此,墨今有些感慨,看来做不到知己知彼,过分试探亦只会暴露自己啊。
先前的传闻散播开来不过才三日光景,便有新的传闻出现:
宥淑妃心中郁结难耐,一直趋于稳定的病情终于再度发作,先是休克再来便是昏迷,命悬一线。幸亏太医墨夷炘早有准备,而皇宫中亦是有千年老蔘一类的名贵药材得以续命,这才算是救回了宥淑妃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