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1 / 2)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尤其是他令人生畏的120毫米滑膛炮,能在五公里外炸毁任何其他坦克,即使是坚固的堡垒,也将被他的穿甲弹药轻松粉碎。相对于现在那些垃圾坦克,只能在五百米左右实现有效发射,特区的这款坦克简直可以成为逆天利器。

而这样的坦克第10、11师每个师都有五百八十辆,第2集团军光这种坦克就有一千多辆。

第2集团军的第10、11机械化装甲师,除了装备有五个团的坦克团,还有五个机步团、1个航空战斗团、1个防空炮团并配属多个专业连队。

全师除了拥有580辆主战坦克,步兵战车有560辆、猛士战车150辆、其他作战专用车474辆;直升机共121架,其中攻击直升机36架、多用途直升机24架、效用直升机6架、运输直升机44架、电子战直升机3架;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80部、防空导弹系统48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72门、90毫米无座力炮24门、107毫米迫击炮66门;战术车辆4600辆。

第10、11师加起来的坦克和各种战车,比整个关东军的还多。全师真正实现了机械化。

作为特区的样板师,这两个师完全按照战略要求打造,承担着特区强大的攻击能力。

在战略机动能力方面,特区要求第10、11机械化装甲师,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实现快速部署,快速投入战斗。一旦需要部署,先头部队可通过空军后勤司令部的土星一号运输机快速投送前进基地,师其余重装备可通过海军后勤司令部从特区本土投送到前进基地。为使全师尽快形成战斗力、通常将全师人员全部空运至战区,并启用战区预置。全师部署到战区之后,在非作战条件下,一昼夜机动距离可达500公里,在战斗条件下一昼夜可机动150~200公里。师航空旅的2个攻击直升机营机动作战半径可达230公里。是其坦克和机械部队机动速度的3~4倍,可配合全师进行连级规模的空中突击作战和机降作战。

在压制火力方面,全师编有3个155毫米自行楷炮营(72门)和1个多管火箭炮连(9门),可在各种气象和地形条件下为师提供炮兵火力支援。师属3个榴炮营采用集中射击方法,每分钟可发射288发炮弹,有效压制和摧毁纵深30公里内的敌军步兵、装甲目标和炮兵群。多管火箭炮连的每门12管火箭炮的压制效力相当于1个野炮营24门155毫米的榴弹炮,毁伤距离达35公里,能够为师提供大面积瞬时密集压制火力。1门火箭炮一次齐射12枚火箭弹可压制12万平方米的地域。而且全师炮兵全部实现履带化、自行化,机动性强,能够快速转移发射阵地,因而能对更大纵深的敌军目标实施火力袭击。全师还编有66门107毫米迫击炮,可对0.8~6.8公里内的敌军目标形成每分钟1188发的压制毁伤能力。

后勤支援方面也很强大,师级后勤支援中心为全师提供各类物资器材的支援保障,师支援司令部共编有各种吨位的运货卡车、拖车和油罐拖车1223辆,可运输五千吨的编制装备。师保障支援营下辖的汽车运输连每日可提供5-22.5吨卡车和拖车138辆,一次运货1102吨。该连用18辆带60吨拖车的卡车一次可运送445吨作战物资和18辆中型坦克。

此次突击,第10、11师承担起第2集团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由于有战场信息系统的支持,日军耗费数十年构筑的筑垒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日军在西线的筑垒只有四条,大部分主要分布在东线和北线,用来防御苏联的威胁,而在蒙满边境的西线,日本人认为机械化部队不可能通过大兴安岭地区,所以,只部署了四条筑垒,作为基本的防御工事。

每个筑垒地域正面宽50—100公里,纵深50公里,总长近1000公里。在这些筑垒地域内约有8000个永备工事和支撑点。大部分装甲工事、铁帽堡、永备火力点等都是在花岗岩中凿出来的,条件不足的工事也大多构筑了厚达1.5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发射孔用装甲挡板遮盖,并用钢筋水泥覆盖的几道堑壕和坑道相连,还在阵地前挖了很深的防坦克壕,相当的完善、坚固。但各筑垒地域之间以及筑垒地域各支撑点间互不连贯,接合部多是山地或沼泽地,日军认为机械化部队难以穿越,因此没有派出部队防守,这为蒙古集群利用防御间隙实施突破提供了可能。

日军认为蒙古的沙漠和东北的大兴安岭是军队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在西部地区进攻唯一的可能是在海拉尔这个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方向。因为这个方向地形比较平缓,又有铁路从苏境内赤塔直通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因而修筑了坚固的满洲里筑垒和海拉尔筑垒。此外西部的防御体系就只有阿尔山筑垒和张家口筑垒了。

大兴安岭天险对于拥有强大工兵系统的第2集团军来说,并不是不可逾越,在庞大的挖机和装载机联合工作下,仅三天时间就打通了长达二十多公里的通道。在8日凌晨的倾盆暴雨之中,机械化装甲师轻松穿越过了日军防御体系的间隙,关东军西面防线的侧面和腹背完全暴露在第10、11师的强大火力之下。

加入书签阅读记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