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
1991年1月9日,米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
1991年1月16日米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米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指令文件,命令米军向伊拉克开战。
萨达姆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对米国总统老布什行为的判断失误。在战略上,伊拉克在米国的帮助下打赢了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但萨达姆过河拆桥,得罪了米国人。俄罗斯人有“袖手旁观”的传统。为了避免与希特勒交战,斯大林和希特勒携手瓜分了波兰。为了避免与希特勒交战,苏联眼睁睁地看着法国溃败。苏联在米国投掷原子弹后才对日宣战。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俄罗斯人也尽力避免直接参战。在战略上,萨达姆得罪了米国人,而苏联人又靠不住,阿拉伯国家又各怀鬼胎,以色列则已经成为超级袖珍大国,而伊拉克还没有在8年的两伊战争中恢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显然并不合适。
在国际社会几乎完全一致地反对侵略,米国和苏联协商一致,43万美军和50万其他国家的军队部署在伊拉克周围时,萨达姆仍然拒不撤军。科威特也是阿拉伯国家,伊拉克的“圣战”旗号完全不成立。萨达姆判断米国总统老布什决不会下令开战,因为一旦开战老布什就不可能连任米国总统。为了连任米国总统,老布什决不会下令开战。萨达姆又判断即使开战,伊军即使战败也可以重创多国部队。但是,老布什让萨达姆失望了,老布什宁愿输掉总统选举也要下令开战。伊军也让萨达姆失望了。
如果萨达姆在1990年8月7日“沙漠盾牌”行动实施前撤军,等几年再入侵,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联合国规定的最后期限前撤军,等多国部队散去后再入侵,情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一口吞”是野蛮的,“蚕食”更加实用。伊拉克如果只占领伊科边境的部分地区,那么得手的可能性就高得多了。运筹帷幄时,应该避免对个人行为的判断,特别是关键性的判断。基于个人行为的假设最容易不成立。
海湾战争应该反思到台海局势?在战略上,米国一超独大并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的战略对手;欧洲与米国是传统友谊,如果非要在华夏国和米国之间做出选择,欧盟一定会选择米国;***和印度是不希望中国强大和统一的,印度有“趁火打劫”的传统,***有“卑鄙”的传统;俄罗斯则有“袖手旁观”的传统。从战略上分析,台海局势是悲观的,如果华夏国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武力行动都可能付出过高的代价。这种代价主要由经济制裁和***造成,而不是由军事造成。即使是***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迫使大陆采用军事手段,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从战略上说,华夏国的统一和强大必然削弱美欧日印俄对世界的影响力。在世界影响力上,永远是零和游戏。
当且仅当华夏国的综合国力达到米国的80%以上时,台海局势才会乐观。而现在,华夏国的综合国力仅为米国的25%。当华夏国的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台海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海湾战争(三)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海湾战争(三)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战略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战略目标,首先进行全面电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