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我找了他。
结婚前,我可劲儿的在我妈面前夸黎先生,说他家里人际关系简单,用不着我这个儿媳妇多操心。
我妈反过来说我,看事情太过表面,说他们家里人际关系简单,倒不如说我单纯。
我冷哼着说,您又开始了,未雨绸缪,一辈子都不可能发生的事,全都被您预料了一遍,非要把所有人都弄得战战兢兢担心受怕,您才算是成功的展现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我妈说,走着瞧。
黎先生一家三口住在城里,二叔、三叔、爷爷、奶奶住在郊区,北京的昌平。
我妈说:“说到底,黎鹏也不能算是城里人。”
我说:“您的阶级观念不要这么重,他又不是他二叔、三叔的孩子,他爸妈都是城里人,他爸是城里的干部,他妈是城里的家庭主妇,他就是个城里人!我嫁给他,打交道的是他爸、他妈,不是他二叔和三叔!”
我妈放话道:“我说他不算是城里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说了你也听不进去,等到时候你自己体验体验,就明白了。”
我觉得我妈是小题大作了。
可后来想想,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自欺欺人,我甚至觉得,我妈说话太留面子了,那句“不算城里人”包含了太多旁支错节的意思。
我妈还说,要考验一个人的本质,就要看怎么过春节。
春节到了,我和黎先生买尽了吃的、用的,放满了小黑的后备箱,一路把车开到昌平,三叔二大爷的叫了一遍,头一次见到了他的爷爷、奶奶、二叔、三叔。
临来前,黎先生跟我报备了老家的一切,就算提前为我吃了定心丸,可到了那里,我才体会了什么叫“不算城里人”。
他爷爷有眼病,见不得光,瞧人不清。
我的脸已经快凑到他眼皮子底下,他爷爷才乐了乐,说:“大毛的媳妇?”
他奶奶耳背,大声说话,她跟你打岔,小声说是非,他奶奶准能听见。
我扯着嗓子叫了七声“奶奶好”,他奶奶才搭理我。
这对老祖宗的脾气很怪,态度更怪,说是亲人,更像是陌生人。
私下里,我问了黎先生,黎先生说,他爸年轻的时候和家里闹了不小的矛盾,好像是和钱有关的,再后来,他爸去了城里,和老家的隔阂就更厚了。
再问具体的,黎先生便不说了。
黎先生的爸爸是知识分子,不像是从郊区走出来的孩子,更像是来自祖上三代都是文化人的大家族,那个气质尤为突出。虎父无犬子,所以,我当初才会看上黎先生。
再看黎先生的二叔和三叔,土生土长的农民,说话的腔调是降调的,不管说什么,最后一个字准落在四声上,这和城里人说的普通话有本质的区别。
他二叔是这一家子人里最大方的,塞了一万块的红包给我,还偷偷说:“别告诉别人啊,老三家娶媳妇的时候,我就给了八千。”
我相信第一眼的投缘,所以欣然领受了这个红包,背地里还问黎先生,都说农村人过的不好,怎么一张手就是一万。
黎先生说,二叔给的钱就收下,二叔要面子,一年不见一次,每次见面都很大方,若是不收,就是给他心里添堵,另外,他二叔和他爸的关系是最铁的。
背着人时,我看到黎先生塞给他二叔三万块钱,我手里的这一万拿的就更踏实了。
他二婶就像是二叔的反例,说话做事处处体现尖酸刻薄的一面。
我们进门的第一顿饭,是在二叔家吃的,一桌饭六道菜,有四道菜是剩的。
他二叔二话不说,拍着桌子站起来,叫我和黎先生跟他出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