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2 / 2)  (红楼同人)[红楼]活该你见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那侧福晋是最本分的,从不与人争执,董鄂氏说的话也不止一个人听到,轻视汉女、汉臣,讽刺贾大人靠裙带关系升职。女子不得妄议朝政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儿臣认为,董鄂氏无才无德无福无子,不配为三哥嫡福晋。”

别人还没说话,佟家人就站出来:“皇上主张满汉一家,以仁孝治天下,岂能因为无知女流令满朝汉臣甚至全天下的汉人寒心,请皇上严惩董鄂氏,还贾大人一个公道!”

有人带头就好说了,眨眼间,满朝文武就跪了一半,全都让康熙惩治董鄂氏,最好再给三阿哥一些教训。剩下的大多是没选择站位的中立派以及支持胤祉的官员。他们竭力辩解,将过错推到贾元春身上,认为她挑衅在前。

康熙甚至找了太子胤礽问了情况,他早将事情的经过搞明白了,还有元宝的控诉,那么小的乖孙子总不会说假话吧?康熙早在心里给董鄂氏定了罪,他昨晚上推测可能会有这一出,已经想好了对策。

“祖制不可废,董鄂氏妄议前朝事,污蔑御史贾珠,其言行令汉臣寒心……令鹏春将人领回,好生管教。”按照康熙的意思,暂时不休妻,若她再做任何丧德事,任何人都别想求情。

胤祉一点也不高兴。

康熙的决定非但没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还会因为蠢福晋遭人诟病,影响夺嫡之争。心里再不愿意,他也只能跪谢圣恩,早知道就不带那蠢妇出门,净惹事。胤祉已经想好了,只要皇阿玛与额娘不催促,他就不会去董鄂家接人,最好让她在娘家老死,别回来膈应人。

这样的处置并不让人心服,想到三阿哥未来的悲剧样儿,胤禟接受了康熙的决定。

“三福晋回娘家”成了京城热议的话题,《八卦报》拿到第一手资料,将实情披露出去,天下读书人就沸腾了,他们组织集会,各种猜测三福晋,还有人将这个故事写成话本,让说书的在各大酒楼卖力宣传。直到年末,三阿哥胤祉都不敢在外头逗留,做完手边的事就立刻回府,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流言蜚语,府中奴才也偷偷传播批判董鄂氏的诗词,这俨然成了京城新时尚。

买不起最新款的衣裳不要紧,戴不起金银首饰也不要紧……“若不知道三福晋怒扇巴掌讽满朝汉臣”你就落后了。以为内传言有相当的真实性,胤祉甚至不敢从源头遏止,只希望京城百姓早些厌倦这个无聊的话题。

这段日子,元春也纠结得很。

倒不是因为流言蜚语,而是从大哥口中得到的最新消息:在江南某地做知府的父亲因为太过刚(wán)直(gù)不(bú)阿(huà),惹毛了其他官员,正面临被陷害的危险。

若是大房那边的事,元春可以不管不顾不在乎,自家父亲落到这种境地,她迷茫了,不知如何是好。若在京城什么都好说,山高皇帝远的,她如何差得了手?

虽然父亲的确不是为官的材料,他也不会纵容自己做任何有失体统之事,在大多数岗位上,他都是无功无过,这回是怎么回事?

胤禟感觉到他情绪不对,问了府上鬼魂方才知晓,是因为倒霉“岳父”的事。胤禟没出昏招,而是从贾珠那里掌握了全部情况,直接进宫将事情捅开。

康熙很有看人的眼力,他比谁都清楚贾政是什么货色,听说了全部情况之后就将胤禟打发出去。他想了一整晚,终于决定让贾政再次赋闲在家。

其一,他虽然没什么才华,的确是个实在人,不是作奸犯科的。

其二,江南地区官员沆瀣一气,根除陋习不是一朝一夕。

其三,他再也不能昧着良心将贾政放到任何岗位上了。

于是乎,政二爷在江南混了两三年,终于收拾包袱回了家,好在王夫人不客气的收了不少贿赂,否则真要就要看史太君的脸色过日子。

直到上头的命令下来,胤禟才把这事告诉元春,他没有隐瞒什么,直接说贾政不适合围观,赋闲在家是好事。有上辈子的经历,元春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父亲根本就不适应惯常,与其等他惹祸上身,不如走狗遛鸟。

加入书签阅读记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