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修贤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端起茶吹了吹,浅饮一口,半晌,淡淡道:
“张津啊……是个人才,这次办的好,官职也要升了。”
可惜,不是他的人才。
一声惊雷平地炸响,雨下的更大了,噼里啪啦地越来越急。
……
这几日看似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户部和京营起了几次摩擦,因都是些小事,并未传到江言卿和戚韵耳朵里,这月,到了领月奉的时候,清吏司格外忙碌,来来往往的马车不断,都是来领俸禄的。
“砰——”
负责发放的官员面前摆着的桌子被拍得震了一震,屋里其他官员吓了一跳,只见一个武官模样,身材壮硕的男人,凶神恶煞地瞪着坐在桌案后脸色铁青的文官:
“你们户部的人什么意思?凭什么给我们几人的俸禄折色成了胡椒,苏木!”
这东西连肚子都填不饱,除非不要这张脸,拿出去卖,换上一些银钱买粮食,不然下个月就饿肚子吧!
那文官脸色铁青,憋着怒气:“南方赈灾已经带走所有银钱了,国库空虚,人人都折色,怎么就你们京营的将领不行。”
那将领冷笑一声,瞥了一眼其他官员,恶狠狠的:“老子还想问问你怎么就三大营的将领折色了将近七成,一些小官还他娘的直接拖欠了,你们户部故意排挤我们不成?!”
文官从未见过这么粗俗的人,依旧铁青着脸,怒气冲冲的:“上面的命令,本官不知道,若有什么事。自行去问江大人!”
他一甩袖子,侧过身去,不愿意再搭理这等粗俗野蛮之人。
武官骂了一句粗话,狠狠踹了一脚他的桌子,愤怒地走了,气得文官直骂野蛮。
自古文武便不对付,当今更是重文轻武,武官在战场上拼着命,皇城里巡逻维护安全,还要惹人猜忌,心里不知道多少怨气,如今又遭受不公平的待遇,那几个武官气不过,离开清吏司就去了侯府,将这件事与戚韵说了。
一开始拍桌子的将领茶都没喝,语气硬邦邦的:“将军,江大人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折色这么多可从来没有过的,那小官也说让我们自行找江大人问去。”
其他将领纷纷义愤填膺。
戚韵英俊面容冷硬,他和江言卿的矛盾,也只有闻玉书了,那厮什么意思?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眸色阴郁,扯了扯嘴角:“好啊,我还没去找他的麻烦,他到找起我的麻烦了。”
几个将领从侯府回去,大营里正宰了羊来吃,说是大将军送来的,他们心里憋了一口气,没什么胃口,但架不住下属们热情邀约,便跟他们一起坐在凳子上,围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圆锅,吃着肉,喝着酒,说着话,没一会儿脸就红了。
有人问他们今日可领到俸禄了?
一个将领便冷笑:“领到了,都被户部那帮孙子折色成了香料,木头。”
其他小官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大人们这还算好的了,我们的干脆拖欠了,白白干了这一个月。”
一个职位不大的小官可能是喝多了,红着脸嚷嚷:“早就听说大将军和户部的江大人闹不和了,谁想到对方竟这么心思狭隘!”
“说的是!怎么就这么巧,他们一不合,我们京营的俸禄就少了,他这是在给谁下马威呢?”
这句话不知是谁义愤填膺喊出来的,众人越听越有道理,嘿,可不是么?这江大人此番做派是在给他们将军下马威啊!想让他们知道户部的能耐?他们憋不住这口气,手中的酒都喝不下去了。
“不行,我们得给他们个教训!”一位将领咬着牙道。
翌日,早朝。
戚韵一派的官员朗声提出边疆游牧有所异动,屡屡越界烧杀抢掳,挑衅我朝天子威严,望皇上派大将军出征,平定异动。
主和派和主战派争吵不休,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坐在龙椅上,看向自己的亲舅舅,道:
“大将军怎么看?”
戚韵是主战派,冷声:“狼子野心,没必要谈判,要战,那便战。”
殷修贤的病痊愈了,今日刚开始来上早朝,他持着笏板,面容平静站在文官第一位,好像对边疆出现异动之事不惊讶,也有了对策。
没过多久,一位文官从列队中出来,持着笏板一弓腰,朗声:
“陛下三思,如今南边赈灾的队伍刚走,国库也不充裕,如何拿的出粮草,经得起战争的折腾?不如派大臣去义和,让他们开些条件。”
闻玉书站在第二列,垂着眸,并未说话。
殷修贤一党宁可割地赔款,也不愿放戚韵重新掌握军权回边疆,到时天高皇帝远,这人又手握重兵,不知道要生出什么事端。
戚韵本就心情不好,咧出一个森冷的笑:“国库没钱,抄几个贪官不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