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热闹和谐的一幕,正是他所期待看到的啊......
这样一想,他倒也不难受了,反倒是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朱桂是个平易近人的性子,他一边打量着道路上的积雪,一边笑着点头回应各人。
“老吴你这个里长做的不错啊,我刚才过来看了一路,道路上不但没有半点积雪,也丝毫没有要结冰的迹象,干的挺好。”
被朱桂夸赞的老吴是个相貌朴实的中年人,此时他正端着个装了盐的簸箕,红光满面,笑的几乎合不拢嘴。
“那是,殿下您说的话,我老吴绝对刻在心里了,架起胳膊就是干!”
“是啊,代王殿下,你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个道路上的雪给除的干干净净,保证不结冰,不影响外地来的商队!”
百姓们纷纷出言说道。
自从代王殿下来了大同,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令以来,外地客商往来顿时增加了许多。
反映到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便是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因此,对于代王殿下,百姓们绝对是心悦诚服、死心塌地的。
“那就好。”
朱桂找了一处高地,站了上去,他笑呵呵的对众人说道:
“大家应该也都感受到了,这道路畅通无阻,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那么接下来,等雪停以后,还要请大伙儿多多帮忙,要开始继续修路,把别的地方也修上路,争取做到四通八达。”
“只有把各地的路都修得又宽又好,咱们大同的商贸才会蓬勃发展起来,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要想生活过得好,就一定要多修路!”
“大家说,好不好啊?”
四周的百姓民众顿时纷纷喧哗起来,这修路的好处,大伙可是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
“好!”
“代王殿下,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帮您修路,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哈哈,光管饭可不行。”
朱桂笑呵呵的说道:
“该给的工钱还是要给的。”
“不过,我今天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请大家耐心等候,到来年,我会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稻米种子。”
“大伙不妨猜猜看,这种新的稻米,亩产能够达到多少?”
看着笑眯眯的朱桂,周围的百姓都有些犹豫起来。
毕竟,粮食乃是百姓们生存的根本,换新的种子种植,有那么容易吗?
不过,百姓们还是非常相信代王殿下的,因此,很快就有人开始大声报出数字来。
“三石半?”
“我看呐,起码四石半!不然代王殿下怎么会让我们换新种子呢?”
“切,依我看,估计得有五六石!我相信代王殿下!”
百姓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坚信,爱民如子的代王殿下,绝对不会害他们。
现在大明的一亩稻米亩产,好一点的也最多三四石,差一点的就二石左右。
在百姓们看来,代王殿下既然让他们换种子种植,那估计起码要比三四石多一些了,拾掇拾掇好,应该能够有五六石的收成。
朱元璋也是这样想的,他端起茶杯,一边喝水一边琢磨着,这个小十三,要是真能搞出这种稻米良种来,那还真是件大好事了!
自己到时肯定得问小十三要过来。
大明缺粮啊!若是能够从亩产三四石提升到五六石的话,就能再活无数百姓!
就在此时,楼下的朱桂笑着开口说道:
“大家伙放心,等到明年,新的稻米种植以后,亩产起码能够达到三十石!”
什么?
噗的一声,朱元璋把刚喝进去的水全给喷了出来!
亩产三十石!
这是直接翻了十倍吗?
这个小十三,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