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刘伯温,臣李善长参见陛下。”
二人进门行跪拜礼。
“平身,赐座。”朱元璋道,“伯温,善长,咱有道题想考考你们。”
有道题要考?
二人闻言,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请皇上示下。”李善长忐忑不安的道。
“有一个村子,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亩产粮食只有三斗。”朱元璋道。
“假如你们是当地县令,如何做才能让这个村子的村民都吃得饱饭,甚至是致富?”
“你们都是咱的肱股之臣,朝廷大员,不会连一个小村子都治理不好吧?”
“大明建国之初,还有很多州县的百姓都吃不饱饭,灾民遍地流离失所。
治理一个村等同治理所有州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李善长和刘伯温对视一眼,想了想说道:
“禀陛下,想让村民吃得饱饭,首先要鼓励农耕,让村民开垦更多的土地种粮食。
其次就是在政策上要轻徭薄赋甚至免除数年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
“你的回答看似句句在理,实际上却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朱元璋道。
“咱之前就说了,那个村子之所以贫穷最大原因是土地产量低,亩产才区区三斗。
和土地多少没太大关系,粮食产量低就算把耕地开垦到了山顶,也是照样吃不饱饭。”
“其次,你说轻徭薄赋。”
“我大明建国初期,到处都需要用到银子。
如果每个地方都轻徭薄赋,甚至减免赋税,朝廷的收入从哪里来?
没有银子朝廷拿什么给你们发俸禄,拿什么去搞建设,拿什么给地方拨款给灾区赈灾?
还要派兵剿灭各地草寇,他们不需要银子?”
“陛下,臣……”李善长哑口无言。
从古至今朝廷让地方休养生息的方法都是轻徭薄赋鼓励农耕,然而在朱元璋面前却显得不切实际。
“陛下,臣认为土地粮食产量低,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风不调雨不顺。”刘伯温道。
“臣如果是当地县令,就会清除久积冤案,建立法制防止滥杀。
只要实行仁政,自然就会风调雨顺。
一旦风调雨顺了,粮食产量自然就会上来村民也会吃得饱。”
刘伯温曾任司天监的太史令,这个官职他当的最久,也卓有成效,他在观天象方面是一把好手。
在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有一次遇到大旱,他建议朱元璋下罪己诏,清除冤案。
朱元璋也照做了,结果后来大雨还真从天而降。
还有一次朱元璋想要杀掉所有囚犯,晚上做了一个梦,刘伯温给他解梦说能获得疆土,但必须放掉囚犯,结果后来海宁归降,朱元璋也放掉了囚犯。
不得不说,刘伯温在夜观天象上面是一把好手。
“你说的也有那么一点道理。”朱元璋道,“但把治理地方完全寄托给上天,还是有点不靠谱。
万一县令清除了所有冤狱,还是没有风调雨顺呢?”
“那只能证明,县令实行仁政做的不到位,要继续查漏补缺。”刘伯温道
“如果真的都做完了还不行,县令就要带领百姓,一起向上天祈雨。”
在古代县令带领百姓祈雨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事情。
“停停停。”朱元璋听不下去了,施行仁政之后风调雨顺就是施行仁政的功劳,没有风调雨顺就是做的够,横竖他都立于不败之地。
难不成你刘伯温还真能呼风唤雨了?
“咱就知道一人,他不用朝廷减免赋税,不用祈雨,就能让这个村子吃得饱饭,甚至富裕起来。和此人相比,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请问陛下,那人是谁?”
李善长道,“如果他真能做到,那绝对是罕见的干吏,能吏了。”
刘伯温更是直言,“陛下,臣不信有这样的能人。”